2010年2月6日,水利史研究所召开了2010年新年学术年会。国际泥沙中心戴定忠教授、周魁一教授,曾在水利史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的中国建筑总公司郭涛书记、水利部办公厅陈茂山副主任等专家出席了会议。
学术年会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分专题汇报了2009年我所承担主要科研任务,各位员工通过学术报告的形式彼此交流了经验、分享了观点。
回顾2009年,我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保护中的应用”圆满完成,为大运河“申遗”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清史•水利志》防洪篇编写完成;淮河规划前期项目“淮河与洪泽湖演变研究”顺利验收,研究成果揭示了淮河洪涝灾害形成的机理,为新一轮淮河规划编制提供了工作基础,为未来重大工程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大运河山东省德州段保护规划”确立了水利工程遗产为主的保护目标,以及具有运河特点的环境景观和岸域和水体修复为重点的保护项目,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方向性意见和技术支撑;为中国水利博物馆展开的展陈策划、设计、展品及文案撰稿,系统地展示了水利史研究所70余年收集的资料和科研积累;此外,承担的水利部的5项行业标准、水利部地震志及江河水利志工作、成都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正在有条不紊展开。
与会专家听取了上述项目的汇报,对我所2009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期望我所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立足现有的研究基础,着眼未来,将水利史研究所建设成为中国领先的水问题研究中心。水利史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很难在短时间看到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眼光看,现今水利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无不闪烁着各时期治水的智慧和经验。各位专家也指出在重视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史的应用研究,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会上,所领导向我所2009年度在中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作者、院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和首届水文化论坛上获奖者表示祝贺,并予以奖励。
2009年,水利史研究所全体员工辛勤耕耘,勇挑重担,在工作中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新的一年,全体员工以成为学习型科研工作者为己任,把水利史研究所建设成具有科研攻坚能力、创新型的研究团队。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学术汇报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2009年度水利史研究所主要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