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科院同ICFM共同主办River Webinar暨洪水风险管理研讨会
吕娟作开场致辞
9月13日上午,River Webinar暨洪水风险管理研讨会在中国水科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水科院、国际洪水管理大会主办,水利部减灾中心(防御中心)、国际洪水管理大会常设秘书处、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水电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River期刊编辑部承办。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防御中心)副主任吕娟作开幕致辞,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郑国光,国际洪水管理大会主席西蒙诺维奇教授,国际洪水管理大会委员会委员、印度理工大学孟买分校教授萨布汉卡?卡尔玛卡(Subhankar Karmakar),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万海斌正高等以“新形势下的洪水管理方法和洪涝灾害防御对策”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中国水科院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研究生、留学生等50余人现场参加研讨会,会议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西蒙诺维奇教授作“洪水影响图-了解脆弱性地貌的标准化方法(Flood.Impact.Maps- A.standardized.Approach.of Understanding Vulnerable Landscapes)”的报告。他介绍了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多个全球气候模式(GCM),以及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水资源量、降雨径流观测资料、开放街道等公开可用数据资料,采用水动力学模拟等建模方法,在加拿大全国广域范围(近1000万平方公里)洪泛区开展100年和200年一遇频率洪水影响图标准化编制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郑国光作“自然灾害风险及普查评估”的报告。他在梳理分析自然灾害致灾机理、风险特性和风险普查背景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组织体系、普查内容、实施过程,以及涵盖气象、水旱、地质、地震等多灾种自然灾害的风险普查数据成果和应用情况。
国际洪水管理大会委员会委员、印度理工大学孟买分校教授萨布汉卡·卡尔玛卡作“气候变化下的洪水风险制图(Mapping Flood Risk under Changing Climate)”的报告。他介绍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洪水风险脆弱性、暴露性等的分类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并以典型区域洪水信息Web系统为例,分享了开展洪水风险模拟制图和支撑防汛决策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原督查专员万海斌作“洪涝灾害风险管控实践”的报告。他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剖析和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的“流浪黄河”为切入点,阐述了防灾救灾思路由灾害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的意义和必要性,系统分享了风险管控的工作基础、风险管控的成功案例和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