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29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34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呼吁政府及公众认识到水的价值并积极采取行动。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世界水日当天,中国水科院联合挂靠的国际洪水管理大会(ICFM)秘书处组织了“云上名家谈——加强洪水管理,关注水的价值”线上研讨会,邀请了ICFM主席斯洛博丹·西蒙诺维奇(Slobodan P. Simonovic)教授,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水与环境政策学院教授兼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教育学院前校长安德拉斯·左罗斯-纳吉(András Sz?ll?si-Nagy)教授,以及印度科技学院教授兼水研究跨学科中心主任普拉迪普·牟俊达(Pradeep Mujumdar)教授三位国际知名专家,就气候变化、水治理、气候极端事件、水文过程的非稳态等议题展开研讨。全球约200人观看了直播,并与专家进行在线交流互动。
开场介绍
ICFM主席斯洛博丹·西蒙诺维奇做开场介绍
ICFM主席斯洛博丹·西蒙诺维奇为会议做了开场介绍。他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影响着各类国际学术活动的开展,第八届国际洪水管理大会(ICFM8)拟转为线上形式,并尽快在官网及各社交媒体平台更新相关信息,请参会专家与学者密切关注。为呼应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此次ICFM线上研讨会特别关注洪水管理和水的价值之间的联系。
目前,在管理层面,我们将水的价值融入水资源管理的能力还需要提升,水资源匮乏、水质问题、水污染、洪水等水危机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也体现出我们应该改变保护、管理水资源的方式。这正是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探讨如何将洪水管理、水资源损失与水的价值结合,为未来正确管理水资源发挥指导作用。
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在水危机管理中的价值
安德拉斯·左罗斯-纳吉教授作报告
安德拉斯·左罗斯-纳吉教授以“科学技术在水危机管理中的价值”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纳吉教授在报告中概述了当前水科学发展的全球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关注淡水价值的重要性和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有关的极端水文事件。
纳吉教授强调,水应当处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核心位置,地区和多边等各层面都应立刻采取行动,增强对水问题的关注,同时需要再评估现有的水工程措施的效益。他指出,基于科学的水政策是任何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必要条件,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们需要考虑水文过程的非稳定性,呼吁采取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新算法、新技术、新的设计方法和标准来应对极端水文气象事件。
气候变化下的洪水
牟俊达教授作报告
普拉迪普·牟俊达教授围绕“气候变化下的洪水”展开研讨,他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水文现象发生频率的增加。他以近年来在印度发生的几个破坏性较强的洪水灾害为例,总结了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并表明并表明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洪水反复发生的原因。
他指出,导致大型洪水发生的可能原因除了山体滑坡、雪崩、强降水等自然因素,还可能包括城市化、湿地退化等人为因素,并由此引入水的价值的研究问题,呼吁对洪水导致的大量水资源损失的关注。
关于水的价值,他提出了几个研究方向,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有所进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如何在变化的洪水风险中预估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如何利用模型重建过去的洪水事件以及预报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
交流与讨论
报告过后,在线观众积极提问,问题涉及洪水韧性措施效果的评估方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蓄水池措施结合、“强度-历时-频率”曲线、明满流等方面,专家小组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和回复。
直播回放及专家PPT已上传至ICFM官网,欢迎扫描下放二维码或点击网页查看完整内容:
网页:https://www.icfm.world/Webinars/webinars-n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