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坛

云上名家谈 | “冰凌洪水风险管理”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1-02-09 来源:

  冬春季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地区面临着凌汛防治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流凌、冰塞和冰坝引发的洪水风险给冬季河道管理带来严重挑战。

  北京时间2月5日,中国水科院联合其挂靠的国际洪水管理大会(ICFM)秘书处组织了2021年“云上名家谈”第一讲,围绕“冰凌洪水风险管理”主题进行线上研讨,分享各国在冰凌洪水防治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会议邀请了加拿大、中国、波兰的防洪减灾专家做报告,全球约300人观看了直播,并与专家进行在线交流互动。

开场介绍

  ICFM主席Slobodan P. Simonovic教授为会议做开场介绍。他表示,全球蔓延的疫情对以线下活动为主的国际学术交流带来了较大影响。为顺应形势,国际洪水管理大会在2020年开设了“ICFM系列线上研讨会”,取得了良好反响,此次“冰凌洪水风险管理”会议已是系列研讨会的第四场。随后,Simonovic教授介绍了2020年4月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河发生的冰塞事件,冰塞致使附近约7万人口的城市—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多处被洪水淹没,1.3万多居民被迫撤离,经济损失达2.3亿美元。因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季节性洪水,冰凌洪水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科学管理。

技术研讨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冰工程专委会副主席、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副教授Tomasz Kolerski首先作了题为“冰凌洪水防治方法”的报告。他强调,河流冰塞的形成会对多个领域造成影响,包括水工工程、水文设施、土木工程、船舶设计和生态环境系统等。Kolerski教授总结了河流冰塞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并介绍了其防治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包括人为爆破、挖掘机除冰、拦冰索和防冰工程等。

  随后,IAHR冰工程专委会执委、中国水科院水力学所郭新蕾教高介绍了河冰水力学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他指出,冰凌过程涉及水的相变,演变机理难以识别,受到水文水动力学和区域气象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冰凌规律极为复杂,还因缺乏高效的观测技术装备,一手资料获取难度大。河冰水力学是水力学、冰力学、热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理论和数学模型能协助解决天然河流和实际工程中涉冰的防洪、发电、航道、生态及环境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河冰理论框架,多尺度结合探索中长期气候变化或短期极端情况对北方河流冰情的影响等,将是未来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此外,还介绍了监测和减缓冰凌的技术手段以及在黄河、黑龙江流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最后,加拿大沙斯卡曲湾大学副教授Karl-Erich Lindenschmidt分享了洪水灾害与风险的评估、制图以及防治措施。Lindenschmidt介绍了评估洪灾风险的方法,即应同时考虑灾害发生的概率和洪灾区财产(包括基础设施、建筑物等)对洪水的脆弱性和暴露度。基于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河冰塞引起的春季洪水这一案例,他介绍了当地采取的3类主要应对措施:疏浚、人工破冰以及建造堤岸,并分析了上述措施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报告结束后,在线观众积极提问,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讨论,问题涉及冰情监测、河冰模型模拟和预测、拦冰索所受冰推力估算、爆破方法及方案等。

  直播回放及专家PPT已上传至ICFM官网,欢迎点击以下页面查看完整内容:https://www.icfm.world/Webinars/webinars-no-4.html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6/03 14: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