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至9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陕西省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筹建)等六家单位联合承办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技术研讨会在西安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水土保持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校、管理单位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目的一方面作为我院承担陈祖煜院士负责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淤地坝风险孕育机理与溃决仿真、预警分析及抗冲加固技术研究”和中国科学院咨询项目“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和风险防控调研与建议”研究成果以及示范工程的相关研讨。另一方面为来自全国的淤地坝建设、管理、科研人员搭建一个研讨平台,针对黄土高原淤地坝效益、作用、建设、管理等问题可以开展深入交流。
8日上午,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占斌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开幕式。西安理工大学校长李孝廉致欢迎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北京大学倪晋仁院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张新玉巡视员、中国水利学会学术部程锐部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期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胡春宏院士、北京大学倪晋仁院士、黄科院姚文艺副院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文洪所长、清华大学王兆印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盛岱超教授、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谢军副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张茂省总工、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教授和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党维勤总工等专家分别主持会议及发言。会议系统回顾、总结了淤地坝工程建设经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淤地坝建设及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交流淤地坝建设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创新,系统讨论了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安全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专家一致倡导,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黄河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