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科文化

信仰之路——中国水科院党史学习教育暨第七期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学习纪实

发布时间: 2021-07-13 来源:

  题记: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走进革命圣地遵义,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革命战斗的豪迈,倾听深处的金戈铁马,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庆生”方式。6月5日至11日,院党委组织34名党员干部赴遵义干部学院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暨第七期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前行动力。

一、触摸信仰

六月的遵义,峰峦叠翠,处处充满着信仰的味道。



动员会

  在动员会上,院党委书记曾大林强调,革命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最危机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归根结底在于心中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大家要走近遵义,了解遵义,真切感悟信仰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在专题讲座中,学员们专题学习《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从百年党史看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等,从历史中找到启迪和力量,聆听信仰花开的声音,看到“这盛世,如你所愿”的辉煌,透过一盏盏破旧的油灯、一件件打满补丁的旧衣、一张张记录遵义会议纪要手稿的草纸……,感受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浪漫情怀,直扣心扉,令人动容。而红色夜读,让学员们的信仰涂上一层更加亮丽的底色。爱德总公司阿思根感慨地说:“看到当年工农红军、革命先烈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依然迸发出豪迈雄壮的革命激情,我们应该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更加懂得饮水思源、忆苦思甜。”

全神贯注听讲


精彩的讲座



红色夜读

二、守望信仰

  信仰的力量总是可以穿透时空,遵义处处耸立的一座座丰碑,在守望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

  在青杠坡,烈士群雕像上:旌旗猎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在响亮的冲锋号下,一群年轻的脸庞,挥刀饮血、一往直前。“旗不倒,魂不灭,两千余名战士用生命打出了青杠坡的胜利”,南小区李华这样说道。


青杠坡上悼烈士

  
    在女红军纪念馆,4113位女红军的名字刻满了整整一面墙壁,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却的鲜活故事,用青春给信仰做了最好的人生注释。人事处韩婧怡感慨说:“最触动我心灵的,是瘦弱的女红军邓六金背着男重伤员一点一点爬过浮桥,累到吐血的故事,她们为信仰而战,尽情燃烧信仰火种。”


参观女红军纪念馆

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红军菩萨”龙思泉、红军坟、“邓平烈士墓”和无数个无名烈士的纪念碑,让学员们肃然起敬,敬献花圈,并举起右拳,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誓词在苍松翠柏之间回荡……。

倾听“红军菩萨”的故事

凤凰山上祭英魂

  在赤水渡口,学员们亲身感受“铁索寒”的艰难,重温“小船+门板”渡河桥的悲壮场面,重走小尖山、大尖山的长征路,亲身体验了当年战斗场景的激烈和红军翻山越岭的艰险……“正是这炼狱地火般的考验、严酷的环境擦亮了信仰,造就了钢铁般的意志,才铸就如今的辉煌。”国际合作处的刘静动容地说。

茅台镇参观

赤水渡口怀古

三、践行信仰

  踏上遵义之路,就能收获信仰,这是全体学员共同的心声。

当前,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作为水科人任务艰巨,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一个个征服。

结业仪式

  “信仰是最长情的坚守,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好发扬好遵义会议精神,把遵义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为我国水生态环境研究和水利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培训班班长、水生态环境所邹晓雯在总结发言中谈到。

“百年岁月,风华正茂。新时代,坚守红色信仰,要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三力’,做好工会服务工作。”来自院工会朱成如是说。

“作为科研人员,我要发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敢闯新路,在泥沙研究和水利行业发展工作中发光发热。”来自泥沙所的朱毕生由衷地说道。


  

  七天行程虽然太短,但收获是满满的。

  回首遵义,那盏信仰之灯,薪火相传、肆意燃烧,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11 15: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