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风采

IAHR中国水科院学生分会学生参加Hydro-Web2014学习小组

发布时间: 2015-01-06 来源:

    2014年11月6日到12月5日,IAHR中国水科学院学生分会的9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Hydro-Web2014(Web-based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in Hydro-Sicence)项目学习小组,受益匪浅。

    Hydro-Web是IAHR教育与发展委员会(IAHR-EPD)为IAHR所有青年会员建立的共同的学习平台。Hydro-Web的核心思想是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习小组通过互联网在河流管理项目中提高基于Web协作工程的能力。Hydro-web已有十年的成功经验,2014年我们中国也第一次加入进来,成立了第一个Hydro-web中国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均来自我们IAHR中国水科院学生分会,他们是2013级硕士贺娟、方瑗瑗,2014级硕士董昭恺、梁顺田、刘海若、王传娟、相建方以及2014级博士郑钊、乐茂华,共9人。并和其他国家学生分别各自成组,英语交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图1 IAHR-Hydro-web中国学习小组(均是中国水科院学生)

    Hydro-web 2014年的任务是在两周内通过MIKE11对德国的Vidå河流进行水动力模拟计算,负责这次授课的老师是德国教授Frank Molkenthin,参与这次项目的共有6个国家的学生,分别为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奥地利和中国。

图2 Hydro-web公共学习平台和小组学习平台

    小组成员使用当地标准软件平台访问项目平台,通过Google获取信息、文档和应用程序,并且也在Google空间进行学习。有公共服务和小组两个学习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中有课程的基本知识、平台的简短描述、团队的名单和照片、授课时间表、公告栏及河流模型的项目要求;小组平台中是基于各个小组工作的平台,大家可以在里面进行项目的讨论,报告的提交等工作。软件的运行是通过远程桌面服务器实现。

图3第四小组远程学习交流现场

    在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同学们遇到过一些困难。包括场地及网络的问题、时间协调问题和模型讨论及任务分配的问题。即使这样,同学们还是在保证平时正常上课的同时圆满完成了任务。小组成员的知识也从无到有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学会了怎样进入到远程桌面服务器、怎么通过Google进行交流及怎么使用MIKE11进行河流水动力模拟。通过这个平台也认识了很多外国学生,培养了团队精神。

    2013级硕士贺娟、方瑗瑗,2014级硕士董昭恺、梁顺田、刘海若、王传娟、相建方以及2014级博士郑钊、乐茂华,作为第一个Hydro-web中国学习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在遇到那么多困难的同时坚持不懈,是我们每一个研究生学习的榜样!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