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院科学技术奖奖励

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及其对海岸造陆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0-07-19 来源:

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理论二等奖

【任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编号】

【课题起止时间】2005年1月~2007年12月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张治昊、胡春宏

立项背景

黄河口地理位置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开发建设,黄河口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与其他河口相比,黄河口的开发建设还比较落后。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黄河口是世界上各大河口中冲淤演变、摆动频繁、影响因素最为复杂的河口,其理论研究和治理措施的相对滞后成为黄河口经济发展的瓶颈。1986年后,黄河口的来水来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异,作为河海交汇的沉积带,黄河口海岸发育演变经历了复杂的响应过程,主要特征为海岸的造陆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有些岸段表现为强烈蚀退。黄河口海岸的蚀退直接造成国土资源流失,使胜利油田海上油气开发变为陆上开发的战略难以实现,直接影响到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水沙的剧减与海岸的蚀退造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局部性破坏,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发明及创新点

《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及其对河口海岸造陆的影响》首先从现象入手,揭示了水沙过程变异条件下黄河口海岸的演变响应特征;然后运用泥沙运动理论,深入分析了黄河口海岸的演变响应机理;最后升至应用层面,提出了黄河口海岸造陆水沙临界综合关系式。本文在吸取以往黄河口研究营养的同时,勤于思考,提出了两个主要创新成果:一是黄河口海岸造陆水沙临界综合关系式;二是尾闾河道萎缩与黄河三角洲海岸造陆的关系,这些成果极大丰富了河口海岸动力学内涵。海岸蚀退造成黄河口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威胁,黄河口海岸造陆水沙临界综合关系式的提出对于科学调控黄河口水沙过程,抑制黄河口海岸蚀退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成果应用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

此项研究成果已被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河口管理局应用于黄河河口治理实践,作为黄河河口水量统一调度工作的参考使用公式。此外,本研究中提出的水沙条件与黄河三角洲海岸造陆面积的单因素经验关系式,尾闾河道萎缩与黄河三角洲海岸造陆的关系等研究成果,被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制定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海岸防护措施,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办法中参考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22 1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