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二等奖
【任务来源】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课题编号】WR 2008 14
【课题起止时间】2004年7月~2008年4月
【完成单位】水资源所
【主要完成人】刘玉龙、齐桂珍、陆涌华、张海涛、罗尧增、张春玲、路 宁
立项背景
水需求调节的综合对策措施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价值,研究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合理调节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国水资源规划之始开展本专题研究,就是重点约束不合理的需求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水资源需求,尤其是调节生产用水,使水资源也像其他经济资源一样由市场“无形之手”来调节成为可能的现实,为流域或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的总体目标,瞄准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立,进行分流域或区域、按类型研究市场对水资源需求的调节,明确水资源需求调节的对象、手段、准则与标准,提出水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借以推动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实现。
研究内容
(1)水资源需求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水资源需求的影响因子及其关系。
(3)合理调节水需求的手段、准则和目标。
(4)水资源规划中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合理评价的指标。
(5)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与水资源需求调节。
(6)水价对水资源需求的调节研究。
(7)典型地区应用情景分析。
(8)水资源需求调节的现行政策。
(9)国内外公用事业改革对我国水需求调节体制改革的启示。
(10)水资源需求调节的对策研究。
(11)市场经济与水需求调节。
(12)调节水需求的综合保障措施。
创新点
本课题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水资源需求调节的手段、准则和目标;
(2)研究了水需求变化的因子及水价形成机制;
(3)建立了水需求合理调节的评判标准和指标体系;
(4)建立了不同情景下水需求调节的模型;
(5)正确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6)重塑了水资源需求调节的监管体制;
(7)建立水资源合理调节“适度”竞争的市场体系;
(8)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9)提出关于单位GDP耗水量的计算和国际比较的建议;
(10)提出关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虚拟水”概念。
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本专题于2008年4月通过验收,在研究之初便与实践紧密结合,多次到案例区考察,与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海南水务局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已在案例区的水资源规划中得到应用。研究提出的新的水需求调节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综合对策措施也已在合作研究的不同部门中逐步应用。本专题研究提出的从国家层面如何建立水资源需求调节的大部委管理体制,建立多层次的水需求调节监管体制,建立水资源保护、调节的十大补偿机制等措施,实际在最近国家大部制改革中已有所体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