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院科学技术奖奖励

甘肃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

发布时间: 2009-05-04 来源:

    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一等奖
    【任务来源】甘肃省交通厅
    【课题编号】泥-020325、泥-020320、泥-020321、泥-020306
    【课题起止时间】2004年4月~2006年12月
    【完成单位】泥沙所
    【主要完成人】曹文洪、王向东、徐永年、舒安平、陈凯麒、苏晓波、解  刚、李文武、刘卉芳、王  力

    立项背景

    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公路网和甘肃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四个重要路段”公路网的建设和联网贯通,发挥高速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巩固国防、保证国家安全,国家规划建设连霍国道主干线(GZ45)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甘肃省罗汉洞至定西(不含宁夏段)段、连霍国道主干线武威过境(武南至丰乐堡)段等四段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工程。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地区的首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通过研究项目区水土流失和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对西北干旱地区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进行研究和规划,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运行和沿线水土流失的控制、生态环境的保护。

    研究内容

    通过对连霍国道主干线(GZ45)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甘肃省罗汉洞至定西(不含宁夏段)段、连霍国道主干线武威过境(武南至丰乐堡)段等四段高速公路工程的详细现场调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项目区原生地表、工程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包括:水土流失成因、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预测基础;水土流失预测单元与时段的划分;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预测结果;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根据预测结果和工程特性制定了各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及防治措施布局,包括: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进行了典型防治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措施典型设计;植物措施典型设计;临时措施典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对公路建设用地表层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布设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极大限度地保护了表层土壤。制定了各公路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和监测布局,包括:监测范围、时段及频次,监测点位布设,监测内容与方法,各防治分区监测,监测设施及监测人员安排,监测技术路线,监测报告,监测机构,监测制度,监测经费等。编制了各公路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并分析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制定了各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并对各公路的主体设计、施工单位、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监测等提出了建议。

    创新点

    项目编制规范,被水利部专家评审组评价为“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提供了技术保障。
    提出流弃比公式用于弃土弃渣流失量预测更为适用并提出了适用的公式系数值,在弃渣、表土剥离和临时堆土预测等方面具有独创性;制定了线形工程非常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表土剥离利用措施,减少弃土和占压土地,得到广泛推广;通过室内降雨实验和野外实测研究得出甘肃超渗产流地区的临界降雨强度1.35mm/min,作为水土保持监测时的暴雨特征值;提出的泥石流监测建议纳入了国家规范。

    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成果被甘肃省水利厅采纳,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工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起到了有效的防治作用,该项目成果对一系列的甘肃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治理效果



高速公路互通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