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首次建成了涵盖基础地理数据、专题空间数据、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与实时水文气象数据的全国山洪灾害防御时空信息全要素数据库。构建了包括高性能计算集群与高可靠存储集群等基础软硬件的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铺设了与水利、气象、卫星和互联网的光纤专线,实现了与水文、气象、遥感等业务部门实时数据的快速接入。建立了全国大规模小流域精细划分的标准体系,在全国提取了53万个小流域基础属性和产汇流参数,首次按照自然地理的汇水关系,创建了以小流域单元结合行政区划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的科学理念,突破了以往仅以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防御的固有模式,为科学确定山洪灾害防御预警指标和精准预警预报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首次提出和设计了山洪灾害防御海量时空数据组织管理新模式和二元数据模型,支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御时空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存储、共享与应用的全信息链体系建设。通过历史水文气象灾害等信息深度挖掘,结合实时数据空间归一化分析,实现了山洪风险的精准识别和灾害事件快速空间发现。建立了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为国家防总和各级各地防汛部门全面掌握山洪灾害防御态势及灾害应急响应提供实时、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
该项成果获得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度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深入研究了山丘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开发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精细地形地貌数据的全国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软件,全国划分了132个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一级分区和5013个二级分区,在全国和部分省区发布了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编制了《中国山洪灾害图集》。本项目对提升全国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文预报预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