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国际洪水管理大会主席斯洛博丹•西蒙诺维奇(Slobodan P. Simonovic)来访我院,就国际洪水管理大会有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并做客我院名家讲坛。受院长匡尚富委托,副院长刘之平会见了西蒙诺维奇教授,《水利学报》主编程晓陶及国际合作处、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见。
刘之平首先对西蒙诺维奇教授再次来访我院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自2008年签署国际合作研究协议以来双方开展的合作交流活动,感谢西蒙诺维奇教授多年来对我院科研事业与学术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此次西蒙诺维奇教授的新书《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洪水风险管理》由我院专家团队翻译并组织出版,是双方又一次实质性合作,为未来合作积累了经验,开拓了思维。关于国际洪水管理大会,刘之平表示,我院会积极协助大会主席、常务委员会及大会地方组委会完成相关工作,为大会秘书处提供支撑,期待为大会的长远发展及洪水管理领域的学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蒙诺维奇教授对我院的热情邀请和接待表示感谢,对我院专家团队在其新书翻译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赞赏,希望未来继续推动学者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和项目合作等,进一步落实我院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协议。作为国际洪水管理大会主席,西蒙诺维奇教授感谢我院对大会秘书处工作的提议,他从大会成果共享和专家资源等方面对秘书处技术支撑提出了具体设想,并希望加强在会议培训、能力建设及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西蒙诺维奇教授做报告
次日下午,西蒙诺维奇教授做客我院名家讲坛,做了题为《强韧性——全球变化应对措施评估的新度量》的报告。报告围绕“强韧性”这一风险管理新概念和风险到“强韧性”的思路,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强韧性”概念及其量化、“强韧性”的定量实施等,列举了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洪水、多功能水库运行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等案例,指出提高“强韧性”是应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量化“强韧性”的系统方式。
专家提问
西蒙诺维奇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场听众的极大兴趣,大家就强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风险与强韧性的区别、社会管理与调控的反映,以及强韧性最大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