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及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承担的宝泉上库沥青混凝土施工项目已近尾声。2007年10月25-26日,由我院组织,在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工地召开了“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沥青混凝土技术交流会”。专家们结合宝泉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考察,共同交流水工沥青混凝土在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来自天荒坪抽水蓄能公司、上海水利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水东北勘测设计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宝泉抽水蓄能公司、黄委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安阳市水利局、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宝泉项目部等单位二十余位专家与代表参加了会议。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沥青混凝土技术交流会会场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和库岸周边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总面积约166,200m2。沥青混凝土面板为简式防渗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2mm封闭层、10cm防渗层、10cm整平胶结层。面板局部加强部位在防渗层与整平层之间增加一层加强网格和5cm厚防渗层。沥青混凝土面板最大斜面长度约110m,坡度1:1.7。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工程是我国类似工程中第一个由国内施工单位主导进行建设的工程,它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坡度最陡、结构复杂、交叉施工和干扰严重,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最大,工期最紧。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是整个工程蓄水发电的关键与控制工程。两年来,北京中水科宝泉项目部全体成员经历并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在克服施工干扰大、上一标段提供作业面拖后的不利影响,群策群力、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实现摊铺机后的一次碾压,减小摊铺与碾压的相互干扰,大大地提高摊铺能力,将原投标所承诺的沥青混凝土日施工强度由460吨/天,提高到800吨/天,最大日摊铺量达到1010 吨/天,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工期。 工程施工质量优良率达92%,合格率100%,为工程创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程将于2007年10月底顺利完工。
宝泉上库沥青混凝土施工形象面貌(2007年4月)
宝泉上库沥青混凝土施工形象面貌(2007年9月)
沥青混凝土防渗层斜坡摊铺施工
与会专家与代表考察了沥青混凝土施工设备与施工现场、沥青混凝土骨料制备与拌和生产系统、工地实验室。项目经理岳跃真教高、项目总工郝巨涛博士、工地实验室主任刘增宏高工,分别向专家们介绍了工程施工与进展、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工程试验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专家们对宝泉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项目经理岳跃真向专家们介绍工程情况
专家们考察沥青混凝土斜坡摊铺施工
项目总工郝巨涛向专家们介绍沥青混凝土制备情况
工地实验室主任刘增宏向专家们介绍工程试验情况
天荒坪抽水蓄能公司原总经理尚明华专家指出:水科院在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上,做了一件大事,促进了这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施工设备的牵引、沥青玛蹄脂涂刷、沥青混凝土施工冷缝的处理上,有创新和指导意义。这一项目很具有挑战性,水科院最终通过了实践的考验。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原设计总工程师、上海水利勘测设计院原总工肖贡元专家认为:沥青混凝土适应变形能力很大,施工简单,裂缝处理简单,施工质量不错,只要条件合适,沥青混凝土有优越性。宝泉工程是中国人自己采用现代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施工的,工程中采用的很多方法是有效的。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吕明志总工,对比正在建设的张河湾与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情况指出:宝泉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比张河湾与西龙池的施工设备好,压实效果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施工比人工摊铺施工,可靠性高。宝泉沥青混凝土施工所配备的技术力量是同期三个工程中最强的。宝泉施工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施工现场的考察与技术交流,专家与代表对宝泉上库沥青混凝土施工及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机械化施工技术有了细致与明确的了解。大家认为,宝泉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先进。在我们自己掌握了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后,可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这样沥青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将有广阔地推广与应用前景。
专家在技术交流会上发言
最后,结构材料所鲁一晖所长代表我院及宝泉项目部,对各位专家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指出,通过宝泉工程的实践,表明中国人不仅有能力设计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也有能力建造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中国水科院将结合宝泉沥青混凝土工程成功的实施,在沥青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工程试验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认真地总结与提炼,与大家一道分享成功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